自从中国成为“世界工厂”之后,许多海外消费者提及中国制造,就影射出这些印象:
1)质量差
2)技术落后
3)迟早要被淘汰
但随着一带一路的不断发展,“中国制造”也已经进入“中国智造”的转型期,大批国家想与中国合作,大量中国高新技术品牌在国际崛起。
“中国制造”的声誉也在逐渐改善。
但实际上“中国制造”的标签在全球负面影响依然持续,甚至成为了政客惯用的说辞。
譬如,美国最近两任总统川普与奥巴马。
奥巴马在任期间,不断鼓励美国国民“购买国货,增加就业”,终于有一次就扑在了演讲台上。慷慨激昂的身影背后,是大大的“振华”……
川普在任期,除了建墙降税,也鼓励美国制造业重回本土,支持本地就业。
只是他最爱的那顶 “Make American Great Again” 的红帽子也被一些网友扒出,其实 “Made in China”。
目前最承认“中国制造”的可能是澳大利亚,虽然受到了部分国民的质疑,一次性将自家军队的非作战制服全承包给了中国制造商。因为“中国制造”不仅物有所值,而且成本只需本国制造的 1/3。
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,现今以严谨高质著称的“德国制造 (Made in Germany)”,其实在十九世纪也被贴上次货标签。
1830 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进入晚期,而德国还是农业国家。1871 年后,废除了行会学徒制度的德国,开始全力扶持劳动密集型的外向经济。
由于当时英国制造是品质与市场的保障,于是德国人纷纷开始仿造英国产品。虽然劣质,但低价的德国制造迅速占领了整个英国市场。使得英国商会不得不通过立案来给德国制造贴上粗制滥造标签。
但如我们所知每一次划时代的革命,都将会产生一次巨大的动荡。而现代化工业改革,使得原本代表品质的“英国制造”终被“德国制造”代替,其口碑也持续至今。
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最新的全球竞争力报告 (2017-2018) 中可以看出德国已经低落到第五,而其在 2009-2010 年还处于首位。
如今,伴随着人工智能的渗透,最新的科技革命渐渐露出了头角,“中国制造”同时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阶段,小编认为如果抓住变革的机遇,就能像德国制造一般从质量到口碑实现逆袭。
为了感谢小伙伴们的持续关注,“深圳前海易联”将为大家推出免费报告福利。
福利内容:
1 您行业的海外趋势报告
2 您网站的流量分析报告
3 您网站的诊断及优化建议
4 一对一海外推广建议
▲现在扫描上方二维码,即可预约